思想,传递营销前沿的每一种动向
对银行业来说,客户就是上帝。客户对银行服务是否满意直接关系着客户对该家银行的忠诚度,如果客户经常得不到满意的服务,那么它就可能更换银行。因此努力提升客户忠诚度和满意度以增强市场竞争力是我们建设银行赢得发展的关键。
农行电子银行部崔小涛在发言时表示,现在进入了“大智移云”时代——大数据、智慧城市、移动金融、云平台云计算。每个人的手机成为一个内容发布,内容生产的渠道,每个人都有机会把他想说想表达的,或者他想开发的游戏发到这个网络上来,因此要对客户进行一个着重的分析和挖掘。
手机银行和微信银行承载功能应差异化发展,如手机银行可向交易类功能发展,以安全建设为核心;微信银行可向查询类功能和信息推送类功能发展,以快速便捷服务为核心。两渠道相互协同,根据自身特征进行差异化发展,同时也满足客户安全性和便捷性的需求。
2014年,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街头出现了一批智慧银行网点,并且正在向二线城市扩展。互联网发展正在迈入最新阶段---“可编程的经济”,实时智能银行可以被视作这一潮流的典型指征。
随着科技变革、社会发展,人类社会正在从现实世界向数字世界迁徙。1996年,MIT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在其撰写的《数字化生存》一书指出,人类将生存于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应用数字技术从事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工作等活动。当前,数字正在改变人类,也在改变着我们的银行,银行正面临数字银行的变革。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催生一大批互联网金融企业,并由此形成一种新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在这种金融模式下,支付极为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大幅降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架空了传统金融中介(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的作用。它是一种更为民主化、而非少数垄断性机构控制的产业模式,互联网金融引致的巨大效益惠及普通人,市场参与者更为大众化。
面对利率市场化步伐的逐步逼近,金融脱媒加剧,再加上互联网金融“搅局”,银行业经营和盈利模式受到挑战,但在这一转型中也蕴含着难得的机遇。谁能把准新常态下的经济脉搏,以综合化堡垒抗击周期波动?谁能搭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顺风车,以国际化布局与世界接轨?谁又能站在“大象”肩膀上植入互联网元素,以新金融业态嫁接传统客户资源?
在“大数据”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将从根本上改变现代金融运营模式。数据海量化、多样化、传输快速化和价值化等特征,将给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带来全新的挑战。
可供银行挖掘的信用数据包括内部、外部两大部分,内部数据包括客户信用卡、存款、理财、网银、个贷、小企业贷等信息,外部数据包括专业市场数据库、社区居民数据库、各商会和产业链数据库等,以及央行征信系统信息。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调查,大数据——收集与分析海量数据的技术,到2018年将有约420亿美元的市场。银行有着非常丰富的客户数据,他们已看到利用大数据可以改善与客户关系的机会。
随着信用卡产品同质化,客户对服务和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一度领跑中国信用卡行业的某信用卡中心面临着如何打破当下竞争困局、突破发展瓶颈的挑战。“客户决定未来”,卡中心意识到打造差异化体验,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水平,是赢得未来竞争、构建竞争优势的关键。
随着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大企业议价能力增强已经不断吞噬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利润,银行也早已经意识到了零售业务未来的发展前景,并开始纷纷布局,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则是中信银行全面启动零售战略的二次转型。
你离高薪只差这一步!
Copyright © 2006-2019 DMCLICK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00592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