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信用卡网络营销路径:从粗放到精细(2)

2009-6-9  ●  

    基于互联网的互动与产品变革

    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速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随着网络信息安全的不断升级,以网络为依托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将以其高度的便利性飞进寻常百姓家,深度渗透到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和娱乐消遣当中,这也是信用卡市场的大势所趋。

    在信用卡产品创新方面,银行一定要关注产品与互联网的关联性,从消费者了解、搜索、比较产品信息的渠道入手,再到申请开卡、消费使用、账单查询、网络还贷、疑难解惑等方面,都必须要打造以客户为导向的愉悦体验,这才能使品牌区别于其他对手globrand.com而赢得竞争。民生银行在2006年首创的id卡凭借其可以自己设计卡面而获得了首届中国最受持卡人喜爱的信用卡创意奖,可以想象,交一点工本费就可以把自己喜欢的照片或图片放上信用卡,一定是一种快乐的顾客体验,而这种体验还会从卡片制作的过程中一直延续到卡片的使用上,民生银行id卡的创意正是契合了互联网的这种跨越时空、高度自助的特点。

    现在市场中信用卡产品的功能同质化程度是比较高的,缺乏像光大银行新浪音乐卡、民生银行《品味》杂志联名卡这样能够细分市场的产品,所以,消费者在选择信用卡的时候往往是出于赠品、折扣的诱惑,连品牌的美誉度都很难有,就更不用谈品牌忠诚度了。基于互联网的特性,银行在实施信用卡网络营销的时候,一定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到精耕细作:

    一、在产品创新上一定要坚持细分功能、细分市场、细分特定人群的原则。只有细分功能才能找到细分市场,也只有细分市场才能找到竞争以外的蓝海,事实上,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消遣娱乐还有太多的文章可以做,广东发展银行可以与爱狗网合作推出“广发爱狗卡”,招商银行想到了与网络游戏魔兽世界联手,这个世界真的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二、针对特定的人群实行精准营销策略。在确定潜在客户的类型之后,就必须制定精准的广告投放策略和体验营销策略——精准的广告投放可以通过即时通讯软件、社区论坛、博客群、粉丝俱乐部、网络游戏等植入广告和详细介绍的链接,以此避免广告资源的分散和浪费;而体验式营销则需要策划在线或线下的活动,吸引特定的人群聚集起来、互动起来,借此推广品牌文化,介绍和演示产品功能,让自发参与者变成口碑传播者、品牌的粉丝甚至是形象代言人,形成品牌传播的裂变效应。 

    三、依靠全方位促销和广泛深度的商家合作来提升信用卡使用率。以刷卡多少次或多少金额免年费来推动用卡绝对不是最理想的促销方式,只有持续不断地为用户提供促销信息和实际价值,提升活卡率和使用率才会水到渠成,做一个界面漂亮、信息丰富的网上商城并不难,难的是把商品成功地卖出去,实际上如果上一步精准营销做得出色的话,刺激用卡就不会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 

    四、不断在客户服务系统平台上精益求精。目前来说,信用卡市场的大部分资源都放在了发卡和刺激用卡上面,对于售后服务方面的投入大多还停留在表皮的层面,殊不知维持一个老客户的成本要比开发一个新客户的成本要低得多,如何做好客户服务是信用卡品牌实现可持续良性发展的根基,那么客户究竟需要什么服务呢?答案是:拥有操作简便、功能完善的网络银行平台,当客户有疑问、有需要的时候能最快、最好地得到解决和帮助。除了传统的电话服务之外,网络论坛也开始成了解惑、分享的重地,及时专业的解答此时变得非常重要,因为网络是高度开放的,很多人都可以看到你的服务水平和态度。 

    结语 

    信用卡的营销应当逐渐告别街头摆摊、随意拉人开卡的时代了,取而代之的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精细营销和互动营销,目的是更精准地找到目标客户,与之保持沟通互动,把每一个客户变成口碑传播网络的每一个节点,由此扩散开的市场和品牌价值才是巨大的。当然,网络营销是一把双刃剑,任何疏漏、任何不恰当的反馈都有可能演变成一场品牌危机,只有在每个环节上精耕细作,才能把握市场先机、运筹帷幄。 

本文来源:百度文库


精彩推荐 Select Recommend

经典课程 Classic Course

你离高薪只差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