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资外资银行理财能力排行

2009-5-21  ●  

    最新一期《商业银行综合理财能力排行榜》显示,银行理财市场持续回暖,产品发行数显著增加。但由于去年一季度发行的一年期结构性理财产品在今年3月份陆续到期,各产品收益情况因受金融危机冲击影响盈亏不一、差异较大,造成理财产品多数为结构性产品的外资银行在本期排行榜上的表现出现明显波动,在多项评价指标中上升幅度和下降幅度较大的均为外资银行。相反,中资银行则因受到期理财产品收益情况的影响有限,表现相对稳定。  

    在《商业银行综合理财能力排行榜》中位居前10位的银行分别是:招商银行、北京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兴业银行、渣打银行、中国民生银行。   

    与上期排名相比,在位居前10位的商业银行中,只有两家银行的名次发生了小幅变化,即中国银行凭借信息透明度排名的进步排名上升了1位,位居第5位;中国建设银行则顺次降至第6位。其他银行全部维持原位不变。在前十之外,位次大幅上升的有汇丰银行,主要是在理财产品收益能力和收益实现能力方面指标改善较为明显;其次是柳州市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发行和信息透明度方面有所进步。下降最为明显的则是德意志银行和东亚银行,都是因为部分理财产品到期表现较差,致使理财产品收益能力和收益实现能力指标恶化所致。   

    光大银行产品新发行数量大幅度上升   

    整体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继续呈回暖态势。与2月份相比,3月份理财产品发行数显著增加,参与发行理财产品的银行数同样明显增加。

    在理财产品发行能力单项指标上,招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上海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位居前十。其中,有9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新发行数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表现最为突出的如中国光大银行在3月份发行了105款理财产品,优势明显;招商银行发行了82款理财产品,中信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产品发行数均增加了30余款。   

    与上期相比,一些中小银行相继开始恢复发行理财产品,发行能力得到体现,令排名迅速上升。其中,柳州市商业银行上升了17位,徽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排名分别上升8位和5位,平安银行、恒生银行排名也有所上升。下降比较明显的是德意志银行,由于在3月份未发行或未公布理财产品发行信息,排名下降了16位。

本文来源:腾讯网


精彩推荐 Select Recommend

经典课程 Classic Course

你离高薪只差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