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来,我们连续从运营商那里听到关于服务外包的消息,它们传递给我们这样的信息,运营商的服务外包,不再只是简单的修建呼叫中心,而是朝着多维度、深层次的方向迈进,强化和地方政府的合作,进一步推进地方信息化。在合作分工方面,地方政府做好外部环境保障和政策支持,运营商则专心修炼内功,通过这种内外兼修来打造地方政府、运营商、发包企业等多方共赢的局面。4月21日,中国电信江苏公司与扬州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开展服务外包、创新业务形态为主要途径,做好全国性呼叫服务外包中心在扬州的落地工作;政府则给予江苏电信市场准入、政策许可、资源交换等方面的相应支持。几天后,中国电信上海呼叫中心挂牌,中国电信将在上海建设高等级灾备中心和数据中心,上海市政府则将加大服务央企力度,支持中国电信加快战略转型以及在上海的业务发展。
此外,对于日益成熟的运营商来说,外包的服务不仅仅只局限在呼叫中心上,在拥有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和谙熟呼叫中心业务后,运营商巧妙摸索出了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衍生业务。
一座座呼叫中心的落成,确实带给就业以希望、带给区域经济以动力、带给运营商增收的保障。的确,面对呼叫中心这块如此诱人的蛋糕,谁能不动心?但是,服务外包不仅仅只有呼叫中心,地方运营商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寻找到适合自身资源优势以及适合当地条件的外包服务形式。比如在人力资源和企业资源并不占优势的省市,就不要盲目通过建设呼叫中心来实现服务外包,因为发包的企业资源有限,一拥而上只会导致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并且,服务外包有很多种方式,例如服务器托管、数据存储灾备还有依托数据中心的咨询服务等,只要合理运营,这些业务的前景将大有可观。
本文来源: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