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何破解互联网金融创新瓶颈、更好地提供普惠金融服务,成为传统商业银行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金融发展新形势的迫切需要。
瓶颈因素
(一)互联网思维和创新机制滞后。
一是合规文化的主导和互联网思维滞后制约了创新步伐。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伴随着严格的内控措施,创新流程长,制约因素多,错失市场机遇。二是创新机制有待完善。通常由总行设计和推广新产品,但总行层面不贴近市场和客户,导致产品与客户需求的契合度不高。三是风控能力与创新要求不相适应。客户信息不对称,即使面签也难以通过报表财务数据客观真实地判断客户的信用状况,制约了产品创新。
(二)金融产品创新成效不高。
一是融资效率不高。如直销银行贷款本质上是银行物理网点的延伸,有的仅把贷款申请环节线上化,有的仍然需要客户前往网点面签,环节多,效率低。二是融资类产品不丰富。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大多数为优化工作流程、改进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渠道创新,而核心的线上融资类创新产品同质化竞争明显,缺乏鲜明特色。
有效途径
(一)树立互联网思维,改进创新机制。
一是树立互联网思维和创新文化的理念。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应以互联网角度对市场、客户及产品重新审视,把创新效率放在首位,简化开发流程,加快产品创新节奏,缩短产品更新周期,抢占市场商机。二是提升以客户为中心的思维。市场需求是创新的动力所在,互联网金融创新同样如此,商业银行要聚焦用户体验,积极倾听客户反馈,由被动以产品寻找客户群体向围绕客户需求主动设计产品转变。三是改进产品创新机制。建议由总行自上而下的创新模式改为双向创新模式,基层行也可结合客户需求提出金融创新思路的自下而上方式,畅通创新渠道,总行对基层行逐级上报提出的金融创新产品进行专业评估和可行性研究,对于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可进行推广。
(二)丰富应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
一是创新“互联网+消费”模式。加强与各类型电商平台的合作,结合互联网客户“新潮、快节奏、追求精致生活”的特点,将金融产品和服务全面嵌入到衣、食、住、行、医疗、娱乐等各个消费场景中,构建起由众多商家和消费者构成的网络商业生态圈,拓宽应用场景,积累交易数据。二是整合服务渠道优势。深入运用移动互联、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打通物理网点、自助设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服务渠道,推动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提供更加专业、便捷、全面的服务,创造优质的用户体验,带动流量的快速增加。
(三)深入挖掘大数据价值,提高获客能力。
一是拓宽大数据来源渠道。商业银行应通过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和微信等社交网络,注重对用户非结构化数据的收集和积累。二是强化大数据的分析应用。依托互联网电商平台和用户的海量交易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入分析客户消费习惯、投融资偏好及风险承受能力,实现对客户的精准画像和精准营销,及时把握市场商机,实施高效、低成本地获取优质资源。三是借助大数据手段提高风控能力。建立科学的大数据风控模型,实现客户信息透明化,有效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风险甄别,降低长尾客户交易成本,实现对长尾客户的有效风险管理。
(四)多措并举,提高互联网金融创新质效。
一是加强跨界合作,搭乘互联网金融发展“顺风车”。鉴于互联网企业具有领先的技术、海量的用户流量资源以及丰富的互联网运营经验,商业银行应积极主动与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构建多元化互联网跨界融合渠道,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1+1>2”的规模效应。二是打造直销银行品牌,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准确定位目标客户,坚持渠道便捷、独具特色的原则,围绕存贷款、财务结算、投资理财、基金保险、贵金属等业务范畴,开发实用、新颖、具有竞争力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做精做专,针对客户个性化金融需求提供普惠、高效的差异化金融服务。三是创新融资模式。创新推广“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根据结算、采购、资金流、物流等信息确定授信额度,通过应收账款质押、核心企业提供担保等增信方式,为产业链的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线上融资,既有利于营销上下游客户,又解决产业链的融资需求。
(五)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互联网金融的智力支持。
一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专业团队。互联网金融作为兼容金融和互联网的“跨学科”行业,需要以提高互联网金融创新理念和合规意识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分层次、分重点地加强培训。二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留得住人才。完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和薪酬管理体系,按照效率优先、多劳多得的原则,提高互联网金融业务在考核指标体系的权重,针对不同岗位和实际贡献分配薪酬,满足稀缺人才对薪酬及福利待遇的诉求。搭建中长期人才激励机制,通过个人成长规划满足人才的自我发展需求,激发员工的归属感,激励员工通过不断创新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本文来源:中国客户管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