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新生态初现 技术赋能模式升级

2017-10-16  ●  金融科技 金融体系 人工智能


    “开放”是金融科技领域近一年来被频繁提及的词汇,也是众多金融科技公司业务布局的方向。以技术为支撑,行业呈现出开放、共享的发展趋势,而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机构的服务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金融科技行业逐渐达成共识,数据与技术将是最基础的能力,并开始在这方面发力。”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金融科技大会”上表示,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意识到,金融科技公司的能力可以为我所用,所以开始主动选择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

    重拾金融科技内涵

    事实上,尽管我国的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但仍处于发展早期阶段,发展路径、商业模式尚在探索与实践中。

    简单来说,金融科技首先要遵从金融本质,以数据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服务金融行业,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然而,随着跨界展业趋势的加深,金融科技正在被赋予更多的内涵。

    陈生强表示,金融科技概念正在泛化,金融科技领域存在着诸多商业模式,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或者是未来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业界尚未形成共识。

    不仅是国内,在国际上也是如此,针对金融科技的内涵和外延,尚无规范统一的定义。在金融稳定理事会首个关于金融科技的专题报告中,将金融科技(FinTech)定义为“指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能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影响。”

    能够看到,金融科技的发展令传统金融体系中的金融机构、消费者、市场基础设施、金融监管均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陈生强看来,金融科技的核心内涵有两层:其一,金融科技的商业模式是企业服务,服务对象是金融机构,而不是为自营金融业务服务。其二,科技是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向前进步的核心动力,一切商业模式的进步,都离不开新兴科技的驱动。

    技术赋能人工智能当道

    技术在金融领域所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包含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变革“如火如荼”地展开,而这些技术仍在持续快速迭代发展中。

    上述新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为传统金融机构带来了高效且低成本业务模式的同时,在创新金融产品、拓展服务渠道、提升风险管理、精准投资决策、转变服务方式等方面掀起了新变革。

    “做科技公司,必须要拥有最前沿的科技能力和持续的投入。”陈生强强调,“而对于金融科技公司而言,不管是输出风控、不是用户运营,都是基于海量、多维、动态的大数据,而要处理这些数据,人工智能是一个必需品。”

    举例来说,京东金融目前有30多个数据源,2.58亿活跃用户,30000个用户标签。海量的用户标签让公司更好地对用户进行洞察,准确描述用户的偏好,再加上人工智能技术,就能为客户量身定制精准的营销运营方案和用户运营方案。数据显示,精准营销能让点击率提升25%以上、获客成本降低20%以上。

    可以说,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图谱网络、人脸识别等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全面介入与应用,不仅推动了金融服务生态的重构,令服务效率提升的同时,成本也得到大幅降低,还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与用户洞察,有效拓宽了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实现从获客、风控到投资的深度分析与挖掘。

    风险管理是金融科技生命线

    谈及金融科技,风险管理一直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不仅是从事金融科技服务的公司须重视自身的风险管控,借助技术手段提高金融服务风险管理效率亦是关键。

    “风控其实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体行为,不管是欺诈还是洗钱、还是其他林林总总恶意的行为,它越来越倾向于变成群体性产业链的一系列相关事件行为。”京东金融副总裁曹鹏表示。

    事实上,在当下金融科技企业向传统金融机构开放生态、寻求双方深度合作上,合作双方不仅追求效率最大化,同时风险最小化也是重点关心的部分。

    陈生强表示,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引发监管的高度关注,监管部门在研究如何用技术手段加强对金融科技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借助IT技术,全方位、多维度地对用户与相关人的一系列行为分析,有助于提升风控的准确性,不过,IT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会增加风险积累与爆发的速度。

    对此,有专家建议,一方面,在IT平台建立之初,应充分考虑并设计风险防范系统,搭建全面、及时、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预案;另一方面,从技术上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行设计与制约,以需求为基础进行体系的拓展与运行。另外,因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金融业务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金融风险的不确定性不断增长,因此,对人工智能等IT技术的发展需要构建国际性的协调机制。

本文来源:中国客户管理网


精彩推荐 Select Recommend

经典课程 Classic Course

你离高薪只差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