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顾:Fintech下一个风口?

2017-2-28  ●  机器人 客户服务 数字化


    如果有一天股神巴菲特和人工智能来一场“谁更会投资”的较量,你会选谁赢?在AlphaGo战胜世界著名围棋手李世石之后,回答这个问题着实让人迟疑。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早已介入金融领域。或许有一天,投资界的AlphaGo——智能投顾,能为投资者带来超过巴菲特投资回报的投资建议。

    智能投顾有多智能?

    智能投顾的英文是“robo-advisor”,直译是机器人投顾,是一种在线投资顾问服务模式,通过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等相关算法搭建一个数据模型,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财务状况及理财目标,为用户提供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资产配置建议。

    在资产管理时代,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智能投顾,正在成为Fintech领域的下一个风口。

    事实上,无论是投资顾问还是人工智能,都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一直以来,个人投资者通过投资顾问获得资产配置的建议,参与金融投资,但这种以人为基础的传统服务方式成本较高,且难以覆盖普通大众。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慢慢植入金融领域,从而出现了机器人顾问。

    近几年,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市场涌现出不少知名的智能投顾平台,如Wealthfront、Betterment、Motif、Personal Capital、Schwab Intelligent Portfolio等。

    德意志银行财富管理中国区总经理黄凡将智能投顾称作财富管理的2.0时代。他说,财富管理的1.0时代就是在网上列出理财产品,向用户展示理财产品;2.0时代就是理财产品精品店模式,对理财产品进行筛选,并根据客户的需求推荐。

    科技改变了服务模式,但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与传统投资者一样,智能投顾平台的用户需要在网上填写调查问卷,包括他们的可投资金、风险承受能力和预期收益。

    智能投顾平台的不同之处是,在获得这些基本信息后,通过算法为用户提供投资组合建议,不过通常是投向低成本的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此外,智能投顾还帮助投资者定期对投资者进行重新评估,并对资产组合重新调整。

    相比传统的投资顾问,智能投顾充分体现了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比如降低投资理财的服务费用、提高投资顾问服务的效率、信息相对透明、分散投资风险,以及避免投资人情绪化的影响,由机器人严格执行事先设定好的策略等等。

    虽然在一位曾在华尔街工作的财富管理人士看来,Wealthfront和Betterment所谓的智能投顾平台,本质是把高盛等金融机构的人工财富管理方法变得电子化和自动化,供普罗大众使用,但作为时下最热门的Fintech公司,智能投顾的玩法并非说的那么简单。

    Wealthfront是怎么玩的

    以最典型的智能投顾平台Wealthfront为例简单剖析,其中的“玩法”就一目了然了。

    Wealthfront前身是一家投资咨询顾问公司。2011年12月,这家公司更名为Wealthfront,转型为一家专业的在线财富管理公司,所谓的智能投顾平台,其借助于计算机模型和技术,为经过调查问卷评估的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资产投资组合建议,包括股票配置、股票期权操作、债权配置、房地产资产配置等。

    Wealthfront有着华尔街基因。公司的创始人为Andy Rachleff和Dan Carroll,前者曾是Benchmark Capital的创始人之一,宾夕法尼亚大学校董,以及斯坦福商学院的一名教师。这家公司聚集了好多金融圈和学界的名人,比如《漫步华尔街》一书的作者Burton Malkiel,担任公司首席投资官。

    一言概之,这些大牛是Wealthfront拥有靠谱“算法”的基础。

    Wealthfront利用现代投资(000900,股吧)组合理论(MPT)为用户推荐投资组合,通过分散的投资组合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不会降低预期收益率,投资者能够在同样的风险水平上获得更高的收益率,或者在同样收益率水平上承受更低的风险。Wealthfront选择的资产种类多达11类,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分散化程度,降低风险;另一方面具有不同资产的特性能为用户提供更多的资产组合选择,满足更多风险偏好类型用户的需求。

    与大部分的智能投顾平台一样,Wealthfront的特点是成本低,其盈利来源是向客户收取管理费。根据花旗银行报告的数据,美国市场这些平台的管理费通常是每年0.25%~0.5%。

    由于目前大部分智能投顾平台只提供比较基础的投资计划,并且主要投资在ETF基金上,加上新兴互联网的手段更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所以这些平台的主要客户为中等收入人群,区别于传统财富管理机构主要针对高净值人群,Wealthfront也是如此。

    Wealthfront提供的主要产品和服务是自动化的投资组合理财咨询服务,包括为用户开设、管理账户及投资组合的评估,用户能够通过Wealthfront平台投资,标的为ETF基金。此外还提供包括税收损失收割、税收优化直接指数化、单只股票分散投资服务等服务。

    在2014年分别获得两轮融资后,Wealthfront开始快速发展。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2月底,Wealthfront的资产管理规模近30亿美元。

    传统机构的智能投顾布局

    Fintech对传统金融的冲击不言而喻,那么冲着资产管理市场而来的智能投顾可怕吗?

    先来看一组数据。咨询机构CHAPPUISHALDER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全球72万亿美元的理财市场中,目前187亿美元的智能理财市场仅占比0.03%。智能投顾还是一个方兴未艾的行业,大部分创业公司还没有实现盈利,处于融资发展阶段。

    传统金融机构的代表花旗银行,在一份报告中专门用一个章节讨论智能投顾,其结论是:智能投顾是传统资产管理机构的“互补”,但不是“替代”。

    “智能投顾的兴起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让他们以相较于传统投资组合经理和财务顾问而言更低的成本获得金融和投资建议。”花旗在报告中写道。但在花旗看来,“高净值或者更有经验的投资者更倾向于面对面的服务。”

    无论是互补还是颠覆,未来总是有无限可能,“聪明”的传统金融机构更加不能放过任何机会,因为“去人工化”的智能理财服务已然成为资产管理行业的趋势。知名咨询公司A.T. Kearney就预测,2020年,美国智能投顾行业的资产管理规模将达到2.2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8%。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一大批老牌的金融巨头纷纷布局智能投顾领域。

    苏格兰皇家银行近期表示,将着手裁减220个投资顾问,并将人工投资顾问的服务门槛从原来的10万英镑提高至可投资金25万英镑,其余的客户将向机器在线服务引导,从而降低人力成本,扩大受众范围。

    无独有偶。去年12月,德意志银行推出了机器人投顾Anlage Finder,利用问卷调查和电脑设计的程序算法,为该行网络投资平台的客户提供股票投资组合的相关建议。

    除了自身转型推出智能投顾服务,也有不少金融机构选择直接投资这类创业公司。今年3月,华尔街著名投行高盛宣布收购线上退休账户理财平台HonestDollar;去年8月,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收购了机器人投顾初创公司Future Advisor。

    就这样,在一桩桩并购消息的推动下,方兴未艾的智能投顾领域成为了Fintech的下一个风口。

    国内智能投顾的掣肘

    伴随着Fintech热潮,智能投顾这股风吹到中国市场。

    纵观国内的智能投顾模式,有带着互联网公司基因的,如京东金融、百度股市通;有传统金融机构主打的,如平安一账通,也有效仿Wealthfront和Betterment模式的,像弥财;当然,最多的还是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推出的,如宜信。

    网贷之家的一份报告中分析称,国内智能投顾平台或服务在业务模式上有所不同,大致分为独立建议型、混合推荐型和一键理财型三种。

    独立建议型的智能投顾平台与国外Wealthfront、Betterment等知名平台最为相似,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用户的年龄、资产、投资期限和风险承受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后,经过计算,为用户提供满足其风险和收益要求的一系列不同配比的金融产品。这类智能投顾平台只为理财用户提供建议,并代销其他机构的金融产品,平台自身并不开发金融产品。平台推荐的金融产品大多数为货币基金、债权基金、股票基金和指数基金等,有些平台还配置有股票、期权、债券和黄金等。在投资币种方面,有使用人民币投资于国内市场的平台,有使用美元投资于海外市场的平台,也有两者兼有的平台。

    混合推荐型平台在业务中融入了平台自身特有的金融产品,即向用户推荐的投资组合中,部分金融产品是平台参与开发的。该类型平台仍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用户的年龄、资产、投资期限和风险承受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独立投资型平台不同的是,混合推荐型平台在经过大量计算后为投资者推荐的产品分为平台特有金融产品和其他机构金融产品两类。例如,一些混合推荐型平台会为用户配置一些平台参与开发的P2P网贷产品、票据理财产品、固收理财产品等。同时,平台还为用户配置其他机构的金融产品,来满足用户需求。

    一键理财型智能投顾平台的用户不直接参与具体的金融产品配置方案的制定,用户只需要选择“智能投顾”这项业务,平台就会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以往的行为数据自动配置产品。简单来说,这类智能投顾平台,简单明了地给用户“收益率”这个结果,采用机器人进行资产配置的过程,用户并不参与。

    大资管时代下,机器人投顾让高端财富管理行业从“小众”向“普惠”发展成为了可能,它已经成为财富管理行业公认的发展方向之一。由于监管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投资理念的不同,与美国相比,机器人投顾的中国化之路仍存在诸多掣肘。

    监管政策的完善是机器人投顾中国化最大的挑战之一

    在美国,机器人投顾与传统投资顾问一样,受到《1940年投资顾问法》的约束,并接受 SEC 的监管。与此同时, 美国的投资顾问监管牌照基本涵盖了资管和理财服务两块业务,这省去了获取不同牌照和重复监管的麻烦。

    但在中国,投资顾问与资产管理两块业务是分开管理的,适用于不同的法律法规。现阶段,尚无专门的法律条款对智能投顾业务进行规范。仅从投资组合包含的金融产品种类来看,平台需要根据金融产品种类取得相关资质。对业务要求较高的平台,需要公募基金牌照。从事基础业务的平台,至少需要相应的金融产品销售牌照,否则用户在配置资产时,无法在该平台直接购买基金、债券等,影响用户体验。目前,大多数平台提供了基金、股票等产品,受证监会相关法律法规的影响较大。

    不过,2015年3月,证监会发布的《账户管理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中已经呈现出了投资顾问可涉足资产管理业务的趋势,两项业务不能同时开展的问题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而这也将有助于准确定义机器人投顾及其未来发展。

    一位互联网金融从业者还表示,目前Wealthfront和Betterment模式暂时无法的原因,一方面中国的股市不是有效市场,投机性强,另一方面美国典型智能投顾平台投资标的大部分为ETF,美国市场ETF有上千只,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散化的投资对冲系统风险,而中国目前ETF基金并不多,可分散的风险也有限。

本文来源:中国客户管理网


精彩推荐 Select Recommend

经典课程 Classic Course

你离高薪只差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