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中国电信运营商迎来了新一轮重组,中国电信以1100亿元收购了中国联通的CDMA网络和用户,在10月1日正式过度交接,作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终端环节自然得到了中国电信的加倍重视。笔者是CDMA用户的老用户之一,当然也就倍观电信接管能给广大消费者的各项优惠和服务了。
通过笔者观察了解发现,从10月1日电信过度接管的那天起,原CDMA的好多优惠套餐都被取消了,同时很多消费着担心电信的室内服务点少,不方便充值和打印发票,于是我的几个朋友要么增加了移动号码,要么不用了干脆直接换成了联通号码,因此笔者粗略估计一下,短短的一个月至少有36万左右消费者流失,可能不足整个CDMA用户的百分之一(08年用户约4300万),但这也反映出了中国电信预警营销机制的缺陷。
当初消费者不选择非常强势的移动而选择C网消费,主要是联通新时空这个概念新鲜,无辐射更有利益人体健康,CDMA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个保密通信系统,可防止窃听,保密性强,通话音质好。2003年1月28日上海联通CDMA1X网的开通,更是代表着CDMA网络的全面升级,可提供高速无线互联网接入和丰富的无线数据业务,再加上套餐优惠,联通室内服务网点多,因此被广大消费者迅速接受,使用群体也迅速飙升。尽管如此,但是C网的信号覆盖强度劣于移动,其联通的消费者数量还是远落后于移动公司用户。
如今电信刚开始接管C网,就有就大批用户流失,笔者注意到,主要是中国电信在接管前,对接管C网后对消费者要提供哪些更好的服务的宣传力度不够,无论是报纸还是媒体,见多最多的都是电信什么时候接管C网,C网无线设备怎样招投标,规划在未来三年陆续投资800亿元资金用于升级、改造、优化CDMA网络。具体改造任务将在10月1日后展开,改造内容是新建一大批室外基站、加大网络优化力度、积极解决县分乡镇网络等,但电信却忽略了实际室内服务网点怎么样快捷迅速为消费者服务却未详细提及,导致消费者顾虑电信接管后的快捷服务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消除,造成消费者流失也就成为必然。而就在此时,电信、联通就CDMA网络运营进行交接的关键时刻,中国移动旗下的南方某省级分公司则在酝酿一项针对性极强的CDMA用户竞夺计划,内容涉及资费、终端、渠道等方面的大幅优惠,并通过媒体网络报刊等渠道大势宣传,同时联通G网服务也在出台针对用户的更多的优惠套餐政策。
为此我想起了3年前的一个案例:那时在走访五星、永乐(国美)、苏宁等一些连锁大卖场的时候,发现空调专区每天都是人如潮水,有导购员就抱怨:“现在不是卖不出去,而是安装不过来。”一些品牌从总部紧急空运安装工以解燃眉之急。而某空调却早已建立了售后服务预警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售后服务网点深入到乡镇一级,在某个小省分就设立了200多家售后网点;提前组建“突击队”,一旦哪里有需求,即可前往增援;举行“终身无忧”服务活动,提前为用户进行免费保养检修;还有服务快车为承诺护航,在全国配置了1500多辆服务快车,技术人员全部下到一线,及时提供技术保障,为“零配件终身免费更换”这一承诺不折不扣的兑现提供了保障。这种预警服务机制值得我们更多的企业去学习。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电信在加紧制定套餐政策和过度的同时,也提出了明年CDMA用户达到1亿的目标。因此电信必须利用自身的优势和CDMA在技术上的诸多优势,提早完善终端用户的方便快捷服务,争取广大终端厂商和消费者的支持,毕竟1个亿的目标还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数字。
本文来源: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