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深刻认识金融危机管理

2006-1-1  ●  

    金融危机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叫“金融地震”,它不仅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对人们的心理会造成巨大的冲击。然而,纵观当前我国股市的运行情况,似乎有点像越南爆发金融危机之前股市的表现。于是人们就在担心,中国的股市会不会崩盘,金融危机是不是已经到来,如何去进行识别并加强防范,这些都属于金融危机管理的范畴。从目前我国的情况看,金融危机管理任重而道远。  

    深刻认识金融危机管理  

    越南金融危机警示  

    前不久爆发的越南金融危机就是最鲜明的例子。在几乎没有任何明显征兆的情况下,越南就突然陷入了金融危机之中,速度之快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越南盾迅速由升转贬。越南盾一直处于不断升值的趋势中。今年3月下旬,越南政府接受外国专家“以本币升值控制通货膨胀”的建议,将越南盾与外币的浮动幅度由0.75%扩大到1%。这样,快速的升值降低了热钱获利的成本。一旦热钱完成套现过程,那么,本币的贬值就变得难以避免。越南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通胀形势越发严重。通货膨胀经常成为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的导火索。由于美国采取弱势美元政策,国际上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暴涨,这种世界范围内的通胀压力传导到了地球每一个有经济活动的角落,这导致原材料成本上升,PPI增速过快,PPI上涨压力逐渐传递到CPI,推高通货膨胀。而且,热钱投机行为不断推升股市和房价,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同时,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企业利润下降,竞争力下降,民众的整体收入水平也下降,使得部分通胀压力无法通过自我修复机制得到化解。因此,今年5月,越南CPI涨幅达到25.2%,创下1992年以来最高水平,在存款利率为负值的情况下,民众对本币失去了信任感,纷纷将越南盾兑换成黄金或美元,导致越南盾急速贬值,最终引发金融危机。  

    股市和房地产泡沫快速破灭。从2005年到2007年3月12日的两年多时间中,越南股市涨了5倍。到2007年1月份时,越南股市指标股的平均市盈率就已高达73倍,成为“世界增长率最高的股市”,越南监管部门对外资入场不仅不限制,甚至还采取鼓励的政策,使得国际游资安全地获取丰厚利润。但是,当游资完成获利过程后,就获利了结,对股市汇市双向做空,使越南资本市场惨遭灭顶之灾。越南股市自今年5月初开始下跌,在至今为止的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跌幅已经达到64%,可谓惨烈之至。同时,最近几年,越南地价、房价持续上涨,持续时间长达十年。由于地价上涨过快,投资于越南胡志明市工业园的国外投资者要付出两倍于泰国曼谷工业园的租金价格,降低了越南的竞争力。而在房价上涨过程中,银行推波助澜。据摩根士丹利的估计,贷款一直在以每年超过35%的速度增长。房价、地价的持续上涨,累积了大量泡沫,最终成为助推这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现在,越南大、中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平均下跌已达50%以上,由于这次下跌是泡沫的集中爆发,其强度已经完全超出了政府可控范围。  

    国际热钱疯狂冲击。热钱的唯一目的是逐利,但在热钱进入之初,由于其所营造的虚假繁荣的诱惑力,非常容易让人放松警惕。而实际上,越南在过去的几年中,一直沉浸在这种虚假的繁荣中,热钱进入之初在满足越南对资金的焦渴需求的同时,也在埋下巨大的隐患。热钱不过是罩着美丽画皮的吸血鬼,一旦牟利的意图实现,它就可能突然撤退。当热钱撤退,支撑虚假经济繁荣的基石倒塌,就容易引发金融危机乃至整个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管理反映政府危机管理水平  

    危机管理,本来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专业术语,现在已被应用于金融管理当中。金融危机管理主要是指政府在金融危机的产生、发展过程中,为减少、消除危机的危害,根据金融危机管理计划和程序而直接采取的对策。美国学者罗森豪尔特认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从基本动因的角度,危机可以分为两大类:其—是主要针对由自然灾害和人(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为因素引起的突发性事件,前者如火灾、地震、台风、干旱、战争、暴力对抗、恐怖主义事件等。其二是由经济社会中对抗的统一体因经济博弈而引发的经济社会失衡和混乱,如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等,我们这里所指的就是后者。那么,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危机状态构成了对现有正常金融经济秩序的威胁,直接影响着一国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从维护金融安全和社会秩序的角度来看,金融危机管理是一种最典型的公共产品;从维持金融秩序的能力视角,金融危机管理是政府必须及时地提供的公共产品。因此,金融危机爆发后,就需要政府调动力量,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努力挽回危机给国家和社会公众造成的损失。那么,能否降低金融危机的危害程度,能否将危机转化为机会,最终要看金融危机管理thldl.org.cn的有效程度,这直接反映了政府进行金融危机管理的水平。 

    金融危机管理有利于确保我国对外金融资产的安全  

    2008年6月2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2007年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显示:2007年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22881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39%;对外金融负债12661亿美元,增长23%;对外金融净资产10220亿美元,增长67%。在对外金融资产中,对外直接投资1076亿美元,证券投资2395亿美元,其他投资4061亿美元,储备资产15349亿美元(2008年6月已增至1.8万亿美元),分别占对外金融资产的5%、10%、18%和67%;在对外金融负债中,外国来华直接投资7424亿美元,证券投资1426亿美元,其他投资3810亿美元,分别占对外金融负债的59%、11%和30%。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对外金融资产在迅猛增长。为了确保我国对外金融资产的安全,也应加强金融危机管理。  

    美国金融危机管理的经验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储贷机构陷入危机,即使在经济增长率达6%~8%的1984年仍有27.9%的储贷机构经营亏损。储贷业的长期危机成为制约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拯救储贷业,美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金融危机管理措施,尤其是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对倒闭的储贷机构的处理主要采用如下三种方式:  

    购买与承接方式  

    由健全机构购买倒闭银行或储贷机构部分或全部资产,至少应承接所有属于存款保险范围的存款,或承接所有存款类负债。1980年~1994年间,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处理的1617家问题与倒闭机构中,1188家以此方式解决;在处置信托公司处理的747家机构中,497家也通过该方式处理。  

    对存款的现金赔付方式  

    即在无法找到购买人或者通过购买与承接方式交易投标成本较高时,对被保存款进行直接现金赔付。一般来讲,小型银行在倒闭时比较多采取现金赔付方式。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通过此方式处理的机构占18.3%,处置信托公司占12.3%。  

    对继续运营尚未关闭的问题银行提供必要的援助方式(OBA)  

    即对机构实施包括贷款、援助、存款、购买资产或承接负债等在内的财务援助,并创造条件和机会,使该机构尽快恢复生存能力或者使该机构资产能够尽快有效地由私人部门接手处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运用必要援助方式的交易,仅占总处理数的8.2%。  

    美国处置倒闭的储贷机构的主要目标是:在处置已倒闭的储贷机构及其资产时,取得最大限度的净现值回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交易对当地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影响;尽最大可能向中低收入阶层提供经济适用住房。

本文来源:创业资讯


精彩推荐 Select Recommend

经典课程 Classic Course

你离高薪只差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