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灾后重建 工行金融服务到心坎

2006-1-1  ●  

      两年前,一场天灾降临四川。万千家庭陷入悲痛、绝望之中。 

  两年后,道路拓宽了,住房新建了,校园里传出朗朗读书声,工厂里响起了隆隆的机器轰鸣,受灾地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灾后重建的两年,工行人万众一心,克服重重困难,全身心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战斗之中。他们一手抓灾后重建,一手抓业务发展,成功铸就了工行人的精神风貌,也再一次将工商银行的金融服务带到了百姓身边。 

  "帐篷银行" 

  变身实体营业网点 

  "5·12"地震两周年后,我们再次来到都江堰。昔日破损的路面已被崭新、笔直的柏油路所取代,道路两旁,新建或修葺一新的房屋一幢挨着一幢,不少人骑着自行车,悠闲地走在大路上。 

  上午11点半左右,我们来到位于二环路边上的工商银行幸福家园支行。整个大厅很宽敞明亮,也很凉快,在客户休息等待区,几位客户正坐在那里,等着叫号办业务;不远处的自助银行、电子银行服务区,有人在查询、办理业务;贵宾专属服务区几位理财经理正在聚精会神处理手中的资料。 

  这个网点有738平方米。据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地震发生后,为确保客户正常的存取款、转账等金融需求,工商银行率先在都江堰搭建了"帐篷银行"、"板房银行",并建成了首家离行式自助银行,内有自动存取款机、电话银行终端、网上银行操作电脑等。 

  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日渐推进,这些在地震后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帐篷银行"、"板房银行"已完成它们的历史使命。"这就是灾后在都江堰设立的第一家永久性营业网点",工行负责人称,整个网点完全按照贵宾理财中心的标准装修,目前能提供所有的金融服务功能。 

  现场一位刚刚存完钱的老大爷告诉记者,感觉这里环境很舒服,银行员工的态度也好,比以前见过的"帐篷银行"更好了。 

  据了解,地震发生后,工行下属各网点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经过近两年的修复和重建,截至2010年4月末,该行共新迁建网点59个,新建离行式自助银行21个,其中迁建重灾区网点8个。累计向灾区投放自助柜员机376台、网银自助服务机280台、非现金自助终端313台、POS机具4680台、PC机886台、存折打印机1380台、各类UPS电源210台(套)、网络设备970台。 

  勇挑重担 

  确保资金拨付渠道畅通 

  在这次地震中,北川作为极重灾区,得到了有关部门以及全社会人民的大力支持。对北川的大规模灾后重建,涉及医疗、卫生、交通、教体、公益、民生等多个领域,而对被拆迁居民养老保险及各项补贴的分发工作,则落到了工商银行的肩膀上。 

  灾后重建涉及千家万户,养老保险、各项补贴的分发更是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如果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将会给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对此,工行北川支行高度重视,在该行本身业务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安排专人、专柜连日加班,并安排休班人员投入到此项工作中,该行负责人及网点主任协助大堂经理值守大堂维持秩序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确保大堂秩序忙而不乱、合理有序。 

  同时,与上级部门现金中心积极协调,连续五天超时营业,日均办理500笔以上社保业务,保证了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了广大拆迁户的利益。 

  在几天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为确保灾后重建资金的及时拨付,工商银行先后组建了多个服务小分队。比如,深入都江堰为异地救灾单位办理临时专用账户开户手续;紧急配送现金,并合作发行了全国第一张"成都地区抗震救灾牡丹联名卡",解决了救灾单位分布广、人数多、需求急等难题,保障了资金需求。 

  为保障财政资金尽快到位,工行又与财政部门共同商定并启动了财政紧急支付预案,完善了应急支付预案操作流程。仅仅在救灾期间,工行四川省分行营业部就累计下拨省、市两级财政各类抗震救灾资金近12亿元。 

  在灾后重建中,通过省慈善总会、省红十字会接受的各项捐款需要按照重建项目和拨付计划要求准时无误到位,这是一项周期较长,精确性和及时性要求都非常高的工作。 

  为此,工行主动与两家慈善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并根据客户指定的详细赈灾款项拨付计划确定了工作流程。同时,在资金拨付过程中,该行还加强了资金流向监测,使便捷的银行支付系统成为了灾区重建工作的血管,各项资金源源不断输入到灾区,输入到各个重建项目之中。 

  截至目前,工商银行已累计开立347个援建资金专户,有效归集援建资金近167.27亿元,且确保了每一笔款项都准时到达。 

  加大信贷投入 

  全力做好贷后管理 
  
  "5·12"地震发生后,工商银行立即召开了"法人专业赈灾信贷和资金组织调拨专项服务工作紧急会",要求对电力、电信、公路、铁路等行业抗震救灾贷款做到特事特办,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提供救灾融资。 

  工行四川省分行营业部相关负责人称,该行率先在成都地区召开了"成都重点城建企业灾后重建家园银企座谈会",与兴城、统建办、交投、文旅、城投、工投等六家主要融资平台相关负责人,就企业灾后重建项目的融资需求进行了沟通。同时,还紧急组织了18支"营销靠前服务小分队"冲向营销最前线,在短短30小时内便掌握了全辖近130户重点客户的资金变化情况、信贷需求和资金调拨支付需求。 

  2009年4月26日,工行投放都江堰市灾损住房重建贷款30亿元。 

  灾后半个月,就投放抗震救灾贷款12.63亿元,占全省救灾贷款投放额的44%。进入恢复重建阶段后,工商银行又积极与各级政府部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梳理灾后重建项目,通过一边完善相关手续、一边申报贷款的方式来缩短流程时间,保证资金及时到位。 

  灾后重建项目,往往贷款金额大、还款期限长,资金管理难度较大。为确保这些钱能够专款专用,工商银行还重点加强了重建项目的贷后管理工作。 

  据介绍,为防范信贷风险,确保资产质量,工商银行成立了灾区城镇灾损房屋恢复重建项目贷款贷后管理领导小组和灾损房项目贷款贷后管理专班工作小组,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到各受灾地区进行现场勘查,核实项目贷款质押担保物现状,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进度情况,并拍下实物照片存档。 

  截至今年4月末,工商银行灾后重建贷款授信总额已达384亿元,贷款余额382亿元,累计发放了贷款486亿元,灾后重建贷款整体质量良好,未出现不良贷款,成功实现了"投放好、管理好、收回好"的总体目标。

本文来源:网易新闻


精彩推荐 Select Recommend

经典课程 Classic Course

你离高薪只差这一步!